刚入行的设计师,我们认为不具备转型的能力,所以这里以工作3年左右为起点,分别是3年、5年、7年、9年、9年以上。当你的工作年限或经验达到的时候,同时又有职业的困惑和迷茫,且还想在设计行业发展下去,那么可以考虑着手转型。
刚入行的设计师,我们认为不具备转型的能力,所以这里以工作3年左右为起点,分别是3年、5年、7年、9年、9年以上。当你的工作年限或经验达到的时候,同时又有职业的困惑和迷茫,且还想在设计行业发展下去,那么可以考虑着手转型。
每个阶段根据设计师能力的不同,转型方式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说明下各阶段设计师该如何转型。
一、PMD/新技术及新兴行业
在工作的前3年基本都属于专业和经验积累的阶段,这个时候重点是通过做大量的且不同类型的需求或项目来为自已积攒经验。如果这个阶段很闲,会影响专业经验的积累,基础不牢,后面的转型将会比较困难。
而当专业和项目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有可能会遇到我们上述所说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将面临第一次转型-PMD,P即product,M即manger,D即design。即在一个项目中担任产品经理,同时又是项目经理,而且还是这个项目的设计师(两层含义: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有可能还涉及用户研究相关的工作),并且是整个项目的发起人。这就要求设计师不再是需求中的一环,而是整个项目的发起方和把控方,从无到有,从0到1的做一个完整的且有价值的项目,并管控整个项目的流程与进度。
我们知道项目的流程和环节越多,通常时间就会越久,效率也会越低。如果能够减少流程,省去各环节交付时沟通理解的成本,项目从起始到最终,前期的需求孵化到后期的设计执行都是由一个人把控并完成,则将大大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同时也可缩短整个项目的周期,提前上线。
一般设计师只是流程中的一环,而PMD则是把需求、产品、设计集于一身,由之前的6个环节缩减为3个环节。
我们把这种设计师也称之为全能型设计师,即一个人不但可以HOLD住整个项目,且需求/设计/用研等都可独立完成。若要做到这种程度,我们可以看下对PMD的能力指数具体有哪些要求。
我们认为PMD首先要具有设计综合能力和需求孵化能力,然后是项目管理能力。所以对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用户研究经及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均在80%以上。而项目管理只要达到60%,基本上就能hold住一个项目,必定我们无需要专业的项目管理。
对PMD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那么如何转型成这样的设计师呢?
帮助产品经理把控并完善需求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即设计到后期,产品经理说需求变了,交互稿这里要改那里也要改;还有种情况是与不靠谱的产品经理协作,所谓的需求就只是一句话;当遇到这种情况要做到不抱怨,因为我们练手的机会来了。
首先,我们接到这样的需求时,不要急着做。而是先做需求的前期调研,验证需求的真伪及价值。这就涉及到用户研究/数据分析/竞品分析的能力。用户研究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需求需不需要做,而数据分析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需求值不值得做,竞品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这个需求。
二、架构型设计师
在从业5年左右,一般都会是比较资深的设计师,或已经在做管理岗之类的职位。更多关注团队产出的质量及效率和价值。特别是中大型公司,UED支持多个业务线和产品线时,质量与效率尤为重要,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转型-架构型设计师。
即要求设计师对2个或以上的业务和产品都有深透的了解,搭建出可复用到其它业务或产品的底层的交互架构。在此基础上,根据产品的功能性和交互的一致性再拆解出N套分支的结构体系,在不同的体系下构建不同场景的组件库,保持统一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的自由性。不但适用于当前产品,还可复用到未来的新业务。
三、服务型设计师
研究表明,如果要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至少要深耕7年。到了这个阶段,对其要求并不是完成设计工作,而是需要对市场/业务/产品/竞争对手等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从而判断当下自已产品所处的阶段,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即当下所说的比较火的服务设计-用服务的思维做产品。是比较新的/整体性强/多学科交融的综合领域。它的关键是以用户为主,通过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所有触点(用户从最初接触产品到订购到使用再到复购等整个流程中的所有接触点),跟踪整个体验流程,从而打造完美的用户体验,让服务变得更加有用/可用/有效和被需要。国内大学还没有开设这样的专业,貌似清华和美院有在尝试。
以上就是优漫教育小编为大家介绍的“
【UI设计培训】:未来5年交互设计师转型方向有哪些?”相关内容,学习
ui设计培训,可以参考优漫教育提供的ui学习路线,该学习路线内容包含ps软件入门、AI与品牌设计、视觉表达技法、web视觉设计、图标设计、产品交互、移动端设计等,根据优漫提供的ui学习路线图,可以让你对学好ui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个清晰的了解 !